到2022年,全市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,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力争达到20万元,形成4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…… 近日,我市出台推进《洛阳市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02022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将通过多项措施,持续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攻坚主阵地作用,从而进一步引领带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助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。 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近年,我市产业集聚区总量规模迅速壮大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质量效益持续提升。目前,全市共有产业集聚区18家,数量居全省第一,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3个重点产业集群。 《行动计划》指出,我市将通过3年努力,使全市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,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,形成具有一流科技创新能力、现代产业集聚、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体区域,城市功能完善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城区,成为带动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。 具体目标是:到2022年,我市将力争使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,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%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普及率超过62%,形成4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。 亩均产出提高、集群培育提速、绿色发展提升 根据《行动计划》,“三提”是我市下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,即亩均产出提高、集群培育提速、绿色发展提升。 我市将以各省定产业集聚区为单位持续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,根据亩均税收等指标综合评价排序,将企业分为A(优先发展)、B(鼓励提升)、C(倒逼转型)三类。 首批A类企业将获得10万元资金奖励,在全市综合排名前6位的A类企业还可分别获得100万元资金奖励。 为加速产业集群培育,我市将实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行动,力争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;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,每年选择10家产业集聚区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检测诊断,在全市培育形成150个高技术含量、高市场占有率的名优产品;推进“区中园”布局建设,重点布局以新兴产业为主的高端产业园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专业园、以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和吸引返乡创业为主的创新创业园、与散乱企业整治集聚相衔接的小微企业园。 在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方面,我市将推进绿色工厂建设,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、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循环化改造等任务;全市不再新增化工园区,产业集聚区不再新设化工主导产业;同时实行产城生态共建环境共治,实现产业集聚区所有企业达标排放。 |